蒙古狀元
/ QingMing
泰不華字兼善,伯牙吾臺氏,原名達普化,元文宗賜名泰不華,先世居白野山,隨父定居臨海。十七歲,江浙鄉試第一名。至治元年(1321),賜進士及第,右榜狀元,授集賢殿修撰,累遷至禮部侍郎。
至正元年(1341),出任紹興路總管。廢官牛租,令民實報田畝以均賦役,頗能興利除弊。繼入史館,參修宋、遼、金史,書成,升禮部尚書兼會同館事。黃河決口,泰不華受命治理黃河,建議置撩清夫,以鐵掃撼蕩泥沙,使隨潮入海,未實現。至正八年(1348),黃巖方國珍起兵。十一年,泰不華任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。十二年,遷臺州路達魯花赤,與方國珍戰,陣亡。封魏國公,謚忠介?!对贰酚袀?。
今日,我們欣賞他的《陋室銘篆書卷》。
元代 泰不華
《陋室銘篆書卷》
篆書紙本
36.9×113.5cm
北京故宮博物院藏
此卷是泰不華書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所作《陋室銘》全篇。從落款可知此卷書于1346年(元至正六年),是年泰不華43歲。包括文題與落款98字均作篆體。書卷首尾各有有清道光年間云南迤西兵備道兼署云南按察使司、書畫家、書畫鑒藏家、號稱粵東四家之一的羅天池的題記。
其書兼善篆、隸、楷。篆法師宋徐鉉,下筆多用方折,行筆圓活遒勁,結構疏朗工穩,末筆多作尖鋒,即“懸針”筆法。此為迄今所見泰不華唯一的篆書真跡。
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文人,能寫如此齊整秀逸的漢字古體實屬難能可貴。據元末陶宗儀《書史會要》記載,泰不華“篆書師徐鉉、張有,稍變其法,自成一家。行筆圓熟,特乏風采。常以漢刻題額字法題今代碑額,極高古可尚,非他人能及。正書宗歐陽率更,亦有體格?!痹藚强斯г凇斗钔瑮盍蛸x簡杜原夫達兼善》一詩中也對其書法創作倍加激賞,末四句云:“相逢之處歌九曲,小篆以來書八分。勒取山經載名刻,清時白首重高文?!?/p>
放大欣賞
/FangDaXinShang
版權聲明:以上圖文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侵權聯系刪除